以教学打开生命读后感(作者将生命体验引入教学)

  九三学社是以科技界为主体的参政党,但历史上也不乏在人文领域卓有建树的大家,比如俞平伯、黎锦熙、游国恩、启功等,而许多科学家,如茅以升、周培源、吴阶平、王选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  可...

  九三学社是以科技界为主体的参政党,但历史上也不乏在人文领域卓有建树的大家,比如俞平伯、黎锦熙、游国恩、启功等,而许多科学家,如茅以升、周培源、吴阶平、王选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

  可以说,人文精神的滋养与他们的成才和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自2013年起,在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的建议下,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组织社内作家和业余文学爱好者陆续开展了采风、文学笔会、讲座、座谈等相关文化活动,征集到不少精品佳作,经精心编选,即将出版 “九三文学创作文库” 第一辑。

  韩启德主席对9部作品进行选读,予以肯定,并亲自为文库作序。全文如下: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

  “九三文学创作文库”第一辑图书即将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这个最初由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提出的构想,在大家努力下,终于有了成果,可喜可贺。

  黑龙江省有一位九三学社基层组织的负责同志,是文学爱好者,多次把他的作品通过电子邮件传给我,有散文,有诗歌,描述他在林场当知青的生活,对当今社会巨大进步的感受,还有他特殊的家世,深深打动了我。

  至今还记得其中的一篇散文,是写囿于深山老林的孤寂的生活,他收养了一条狗,终日为伴,后来他回城了,那条狗天天到路口等他,日夜守护着他留下的物品,终于抑郁而死。生命之间的情感流淌笔端,让我感动不已。

  ○

  当时我想,我们九三学社成员中应该还有不少像他那样的业余文学爱好者,如果能组织起来,相互交流,岂不乐乎?也能以此增强九三学社组织的凝聚力。

  在我的建议下,2013年9月一批社内作家和业余文学爱好者聚集江西南昌,举办了“家园记忆”主题文学笔会,共商如何活跃与繁荣九三学社文学创作,笔会还邀请了著名作家王安忆和梁晓声做了有关文学创作的讲座。

  2015年10月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又与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和四川省委共同举办了“一带一路南方丝绸之路云南行文学笔会”,邀请了著名作家方方到会,除座谈交流外,还一起赴南方丝绸之路的“五尺道”采风。

  “

  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全社范围内的文学氛围,活跃了社员的文学创作,最后促成了“九三文学创作文库”的出版。文库第一辑首先选择9位九三学社作家的 作品,体裁多样,包括小说、散文、诗歌、随笔等。

  这9位作家,或为中国作协成员,或为全国性文学大奖的获得者,有长期从事文学创作的经历,具有较为丰富的写作经验和较强的创作实力,旨在为文库开一个好头,今后还将出版更多九三学社文学爱好者的优秀作品。

  “九三文学创作文库”第一辑

  文学是人类文明殿堂里的瑰宝。好的文学作品能反映社会现实,映照人的灵魂,揭示真善美。经常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精神生活,滋润心田,陶冶情操,深化对人生、对生命、对社会的理解,所以我一直倡导我们九三学社的同志多读优秀文学作品。

  我曾经在社中央全会上以及多个场合,建议大家阅读陈忠实写的《白鹿原》。记得毛主席曾经说过,要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就去读《红楼梦》,我演绎了一下:要了解中国晚清到民国的社会,要了解中国近代农村,就去读《白鹿原》。

  近年来我读莫言的《蛙》、王蒙的《活动变人形》、王安忆的《长恨歌》与《启蒙时代》、贾平凹的《古炉》等,读每一期《新华文摘》转载的小说,都让我对人性与对中国社会有更深入的理解。我读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对天体物理有了从来没有过的了解和兴趣。

  总之,我体会到经常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境界,使自己深刻、高贵和优雅,面对纷乱浮躁的社会不至于迷失方向或放弃操守。

  ○

  九三学社是以科技界为主体的参政党,但历史上也不乏在人文领域卓有建树的大家,比如红学家俞平伯,语言学家黎锦熙,国学大师刘文典、程千帆、游国恩,还有杨振声、李长之、 魏建功、肖涤非、冯沅君、启功等,包括我们九三学社的创始人许德珩先生。此外,像梁希、潘菽、涂长望、茅以升、周培源、吴阶平、王选等许许多多出色的科学家,都具有深厚的文 学功底和艺术修养,人文精神的滋养与他们的成才以及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俞平伯

  记得在“家园记忆”文学笔会上有一位同志提出“九三人要有一颗文学的心”,我深以为然。希望全社更加关注文学,大家读更多的优秀文学著作,也特别希望我们九三学社的文学爱好者能写出更多有思想、有筋骨、有温度、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优秀作品。祝愿“九三文学创作文库”办得越来越好,成长为九三学社家园里枝叶茂盛的美丽奇葩。

  韩启德

  2016 年 11 月 19 日

  “九三文学创作文库”(第一辑)

  共收录9部作品

  ○

  “九三文学创作文库”(第一辑)体裁多样,有小说、随笔、散文、诗集等。

  这些有思想、有筋骨、有温度、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优秀作品,从各个侧面展现了九三学社社员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创作功底。

  “九三文学创作文库”第一辑目录

  《孤证》 作者:胡性能

  中短篇小说集。小说触及性、爱、生、死、人性、人生等命题,展示或解释了当下中国人的困境和遭遇,并试图在不同的空间寻找一种更为合适的位置来安放人的情感和尊严。

  胡性能,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八届全委会委员,云南省作协首批签约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曾获第十届《十月》文学奖、云南文学奖等。

  《不落二边集》作者:朱霄华

  散文和随笔集。本书涉及内容广泛,侧重于读书与写作文方面的随笔杂感,书中评论多带透彻的分析、理论性的思辨,而不是简单地做结论。

  朱霄华,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长期致力于文化随笔、访谈、读书笔记、影评、文学评论等多文体写作,创办《普洱江湖》杂志,出版了多部著作。现受聘于云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

  《行色匆匆》 作者:周勇

  随笔杂文集。作品涉及文学、人物、个人游历、社会诸象等众多方面。既有作者对当代问题的独立思考,也有作者关于文学作品与写作的看法和见解,还有对云南自然生态之美的展示,以及对某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忧思,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作品风格及人生智慧。

  周勇,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常务理事。出版多部著作,曾先后获“云南图书奖”、“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一等奖”、“边疆文学奖”、“滇池文学奖”一等奖。《从怒江峡谷到缅北丛林》被评为2015年“滇版十大好书”。

  《螃蟹脚》 作者:马青

  中篇小说集。本书通过7篇小说展示了作者心中彩云之南更南端的普洱,一个五彩的、有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和碰撞的地方。

  马青,中国作协会员,长期供职于云南省普洱市文联,并长期担任云南省作协理事、普洱市作协主席等社会职务,是云南省文联表彰的德艺双馨文艺家。

  《兰堂偶记》 作者:王文英

  散文和随笔文集。文章侧重于日常生活的随想杂感笔记,涉及书法、绘画、文学、历史,还有读书、行旅、人生感悟等等。

  王文英,散文作家、书法家、画家,第七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中国书法报》遴选的“当代十大女性书法家”。

  《情殇》 作者:李丽芳

以教学打开生命读后感(作者将生命体验引入教学)

  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讲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木润声、木润铭、雷丹妮、采尔直玛几个纳西族与汉族年青人的爱恨情仇故事,以及他们在战火中的选择和成长,表现了他们之间至深至极的爱情,亲情,国家、民族之情的冲突与统一。

  李丽芳,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二级教授、作家,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影视剧创作,出版了多部著作。为电视连续剧《南诏王》编剧。

  《亲密的抒情时代》

  作者:海惠

  诗集。本书收录了作者《亲密的抒情时代》《风吹过的时间》《伏在夜晕中的年华》《遥远的八月》《我多想》等22首长诗,展现了当代女性诗人的精神风貌。

  海惠,云南人民出版社文萃编辑室主任,著名诗人海男的妹妹。发表过大量诗歌、散文、小说,所编图书曾经获“中国图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中国女性文学奖”等。

以教学打开生命读后感(作者将生命体验引入教学)

  《向幻影告别》 作者:王坤红

  长篇小说。小说以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大转型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从偏僻山区里走出来的农民后生的奋斗史。

  王坤红,中国作协会员,现就职于昆明市文联。自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了多部著作。

  《在云南和西藏的边缘》

  作者:木祥

  散文集。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关于西藏和云南的人和事。

  木祥,中国作协会员、丽江市作协副主席。在权威杂志发表了多篇文章,出版了多部著作。《怒江故事》获“大家”文学奖。

  学苑出版社 出品

  微信公号:Book_001

上一篇:老人与海读后感100字(老人与海读后感300字左右高中)
下一篇:读后感大全300字(读后感大全300字左右高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合作伙伴